工作现场温度已达45度,很多供电工作人员仍穿着密不透风的厚重绝缘服。

供电工作人员烈日下挥汗如雨

  随着近日气温的一路飙升,全市电网“压力指数”也在节节攀升,7月17日晚间合肥电网负荷今夏首破历史纪录。根据预测,未来一段时间,高温仍将居高不下,用电负荷或将持续攀升。针对高温天气,供电部门正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安全供电。

  电网总体平稳暂未出现过载

  7月17日晚间8时55分,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控大屏上的负荷曲线爬到了595.4万千瓦,这意味着今夏用电首次打破历史纪录,较去年最大负荷580.3万千瓦增长约2.6%。“今年高温天气来得快来得早,用电高峰也出现了提前趋势。”控制中心负责人许建中表示,根据最新的预测,下周用电负荷还有可能再创新高。

  许建中介绍,目前全市用电负荷较为集中的区域主要在一环二环之间,因为老城区核心人口密度较大;同时,新站区、经开区以及高新区用电量增长快,用电负荷变化较大;此外,环巢湖区域以及肥西的用电量也在快速上升。

  在合肥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,一部“最强大脑”密切关注着整个供电形势,不断跳动的数字正显示电网每分每秒的变化。“我们设置了安全数值,超过了安全数值,屏幕上的数字就会不断跳动进行预警。”大屏幕上的数据显示出,截至7月18日下午全市各变电站运行较为稳定。

  虽然近几日气温较高,但全市电网整体运转较为平稳,暂时还没有过载和重载情况发生。目前,市郊和农村地区的用电负荷还较低,随着气温的进一步升高,电网负荷还将继续攀升,调度中心将时刻关注电网变化,及时调整、转移负荷,保障电网平稳运行。

  多个变电站投运强化“心脏”

  7月5日,合肥电网“十三五”规划头号重点建设项目——500千伏龙门变电站正式并网,作为“十三五”合肥电网头号重点工程,该站对于今年迎峰度夏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“近年来合肥电网负荷增幅稳居中、东部省会城市之首,如果没有这个新增的变电站,今年夏天会很难熬。”有关人士透露。

  如果将电网比作血管,电源就是心脏,心脏强劲了,电力供应才能得到最根本的保障。今年迎峰度夏前,合肥及时投运了一批重量级变电站,成为今夏供电强有力的保障。

  为了提高供电可靠性,今年合肥新建了500千伏肥北变输变电工程,扩建现有500千伏肥西变,同步建设、改造220千伏肥北-植物园线路、肥常线路等8个220千伏项目,这是合肥电网建设历史上规模最大、难点最多的一次工程。截至目前,众兴-卫田线路、220千伏文庐线路、500千伏龙门变电站已投运。

  合肥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,迎峰度夏前合肥地区共新增500千伏龙门变200万千伏安主变、槐光2号主变5万千伏安、习友路10万千伏安,110千伏蜀山变3.7万千伏安容量,预计在其作用下,今夏合肥电网供需基本平衡,仅部分县域区域存在时段性(晚峰)供电能力缺口。

  据了解,“十三五”供电十大工程全部完工后,不仅将保障近几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合肥城市供电需求核心项目,并且对未来发展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。至2020年,合肥电网发展将实现两个突破,以500千伏肥北变建成为标志,500千伏主网架形成,合肥地区将迈入现代城市电网发展新阶段。

  红外测温防止电站设备“发烧”

  昨天下午3点多,炎炎烈日下,变电运维室技术人员张明“全副武装”穿梭于各个变电站。他穿着厚厚的工作服,戴着安全帽,手拿红外测温设备高高举起,记录着不同时段的温度,此时汗珠已密布额头。“现在这个接头的外壳平均温度是44.4℃。”

  张明告诉记者,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,都有专人前去巡检设备,到室外对主变外壳、电缆接头等进行测温,仅一个变电站就有七八十处测试点,一次巡检至少需要一个多小时。一旦设备温度过高,就必须及时进行处理,防止设备故障,这是减少市区停电事故发生、保障电网平稳运行的重要一环。

  “用电负荷也有历史规律,结合合肥电网的承载能力和天气情况的预报,今年很早就敲定了迎峰度夏的方案。”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相关负责人介绍,入伏后及时开展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和红外测温工作,对所辖102座变电站一、二次设备开展“地毯式”巡视检查。

  根据安排,工作人员每天都要进行设备日常巡视和红外普测,每周还组织两次集中测温。通过将测温结果与历次记录进行比较,对温度变化较大的不定期进行红外测温追踪核查,动态掌握发热设备情况,并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,从根本上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。

  市民可适当避开晚用电高峰

  截至目前,合肥地区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2014年下降高达51.7%,用户满意度达到99.78%。这样的数据背后,是合肥未雨绸缪对今年电网负荷进行预测,为电网设备“把脉问诊”。

  通过对各变电站及线路负荷、电压质量、跳闸次数等数据进行全面分析,针对性查找电网薄弱环节,科学制定检修工作计划,明确牵头部门、配合部门和完成期限。今年6月底前,共计划安排110千伏及以上大型项目123个,较去年增加13%,其中大型迎峰度夏改造检修项目22个,也创近年新高。

  供电抢修部门也是时刻做好准备。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,实现各部门联动机制,迅速响应,快速处理抢修,优化“4+4+4”网格化配网常规抢修力量配置,增加配抢指挥人员和95598远程工作站座席,提高响应速度和抢修效率。

  “合肥夏季用电有两大高峰,一个是中午11点半到12点左右,一个是晚上9点左右,像晚上的高峰期由于空调等清凉电器的使用非常集中,容易引发局部电力故障。”相关负责人指出。

  供电专家提醒,希望广大市民在使用空调制冷的时候,也不要忘记把温度设定在26度以上,安全节能又健康,而且可以选择避峰用电,比如晚9点时,不要把家里的所有电器像空调、热水器、电视、电脑全部打开,可以开一部分,也可以提前或者推迟一会用,就能通过个人均衡用电的生活方式,形成科学有序用电的习惯,主动为电网减压。

  李岩 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 吴奇 文/图